发布时间:2025-05-08 作者: 健康用品
三月的春色倾洒,山林间,日光被茂盛枝叶筛成金斑,轻柔地落在一丛丛中药材上。习水县坭坝乡的春天归于那些半躬的身影——药农们握着锄头,将冬天积累的枯枝剖走,一株株淡绿的黄精正舒展着带露的叶脉。这座黔北山乡与中药材的缘分,就这样在叶尖露水里悄然成长。
走进坭坝乡飞龙山村中药材林下栽培基地,只见成片的林地下,一批中药材正悄然成长。药农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栽培中草药。山坡上,有的运用锄头、九齿钉耙打土,有的运用微耕机嵌土,还有的则早已进行到铺设苗床的环节。
“早年在城里盖楼,现在在山里种‘药材’,都是和土地打交道。”基地负责人陆远国笑着搓掉掌心的泥土,脸上深浅纷歧的晒痕记录着对这份工作的热诚。几年前,这位地产精英在“雁归工程”的呼唤下回到故乡,经过屡次当地检测查验与研讨,决议用打工攒下的积储,在飞龙山村划定了800亩中药材栽培基地,在生疏的范畴开端了新的测验。
坭坝乡的立体气候孕育出共同微环境,全乡的2个中药材基地奇妙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,精心模仿着药材的原生环境。“同一成长环境,让药材循着山野的节奏成长,这和野生的没两样嘛!”陆远国指着林间一朵朵淡绿的淫羊藿笑着说。
坭坝乡森林资源丰富,森林面积达8.28万亩,森林覆盖率高达70%。在这片土地上,野生中药材便是大自然大方的奉送。往昔,农户们在山林间收集野生药材售卖,这一传统连续多年。近年来,凭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坭坝乡把目光投向林下,敞开中药材规模化栽培的新征途。
在坭坝乡海拔近千米的缓坡林地里,村里的清闲劳动力在林间繁忙,熟练地为中药材麦苗培土、除草。“曾经采野生药材卖,现在自己种,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。”万利德满脸笑意。关于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而言,这片基地既是工作之所,更是增收之源。
到2024年底,坭坝乡开展林下中药材2000亩,产量达1000余万元,建成淫羊藿栽培基地600亩,处理就近工作500余人。2025年坭坝乡持续加大林下中药材栽培工作力度,在全乡掀起了林下中药材栽培的热潮。经过做大做强淫羊藿、石菖蒲、金果榄、黄精、黄柏等特征中药材工业,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新途径,全力打造中药材工业“经济林”,让“青山”变成“金山”。
“到现在,林下中药材栽培培育面积达5000余亩,新建飞龙山村金果榄栽培基地100亩,石菖蒲栽培基地100亩。”坭坝乡人大主席王华兵表明,未来5年,全乡将依照乡党委拟定的助推林下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开展计划,全力推进林下中药材开展,力求到2030年完成栽培培育面积达1.5万亩以上,产量达1亿元,完成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。(刁苓沙、王烨、任奕欣)